袁安高卧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汉时袁安未达时,洛阳大雪,人多出乞食,安独僵卧不起,洛阳令按行至安门,见而贤之,举为孝廉,除阴平长、任城令。见《后汉书·袁安传》唐李贤注引《汝南先贤传》。后因以“袁安高卧”为典,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。
出处《后汉书·袁安传》唐·李贤注引《汝南先贤传》载:汉时袁安未达时,洛阳大雪,人多出乞食,安独僵卧不起,洛阳令按行至安门,见而贤之,举为孝廉,除阴平长、任城令。
例子袁安高卧太寒酸,党尉羊膏未书欢。柳亚子《消寒一绝》
基础信息
拼音yuán ān gāo wò
注音ㄩㄢˊ ㄢ ㄍㄠ ㄨㄛˋ
繁体袁安高臥
感情袁安高卧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使心用腹(意思解释)
- 满腹经纶(意思解释)
- 鹤立鸡群(意思解释)
- 奇才异能(意思解释)
- 兵无常势(意思解释)
- 连编累牍(意思解释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释)
- 千丝万缕(意思解释)
- 俭以养德(意思解释)
- 弟子孩儿(意思解释)
- 饱食暖衣(意思解释)
- 断香零玉(意思解释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释)
- 欺善怕恶(意思解释)
- 刀耕火种(意思解释)
- 生公说法(意思解释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释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释)
- 错落有致(意思解释)
- 纵横天下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聪明才智(意思解释)
- 受益匪浅(意思解释)
- 稳如泰山(意思解释)
- 身败名裂(意思解释)
- 牵肠挂肚(意思解释)
- 顾景惭形(意思解释)
※ 袁安高卧的意思解释、袁安高卧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安身之处 |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。 |
费尽心思 | 心思:计谋。挖空心思,想尽办法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 |
失魂丧胆 | 形容极度恐慌。 |
斗方名士 | 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 |
人面兽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却像兽类。形容品德极坏。 |
狐死首丘 | 首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 |
门当户对 | 门、户: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、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;当:相称;对:合适;对等。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;适宜通婚结亲。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;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。 |
着手回春 |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也比喻医术高明。 |
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。 |
打肿脸充胖子 |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言而无信 |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春山如笑 |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苦口之药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 |
半吊子 | 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 |
闭关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闭关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来。也比喻因循守旧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这里指官服。脱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辞官还乡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闹;起哄。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。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话就说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 |
风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|
隳肝沥胆 | 隳:毁坏;沥:液体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诚无比。 |
水中捞月 | 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费力气。 |
不治之症 | 治不好的病、绝症。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、错误。 |
匡谬正俗 | 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