勖以大义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勖:勉励。以大义相勉励。
出处孙中山《孙文学说·心理建设》第八章:“予乃招集当地华侨同志会议,勖以大义,一夕之间,则醵资八千有奇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xù yǐ dà yì
注音ㄒㄨˋ 一ˇ ㄉㄚˋ 一ˋ
繁体勗以大義
感情勖以大义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失魂丧胆(意思解释)
- 不二法门(意思解释)
- 举世混浊(意思解释)
- 回光反照(意思解释)
- 挥霍无度(意思解释)
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释)
- 照葫芦画瓢(意思解释)
- 兵荒马乱(意思解释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释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释)
- 万里长城(意思解释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释)
- 风俗人情(意思解释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释)
- 弟子孩儿(意思解释)
- 牛刀小试(意思解释)
- 有求必应(意思解释)
- 忙不择价(意思解释)
- 立竿见影(意思解释)
- 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胡支扯叶(意思解释)
- 天网恢恢(意思解释)
- 足不出门(意思解释)
- 拨乱济危(意思解释)
- 福善祸淫(意思解释)
- 繁荣富强(意思解释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释)
- 出神入化(意思解释)
※ 勖以大义的意思解释、勖以大义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天经地义 | 经:道;原则;义:正理。绝对正确;不能改变的道理。比喻理所当然;不可置疑。 |
落叶归根 | 树叶落到树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。多指客居异乡的人;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。 |
帮倒忙 | 指主观上想帮忙,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。 |
一夕一朝 | 同“一朝一夕”。 |
明知故问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;却还要故意问别人。 |
无时无刻 | 时、刻:时间;时候。没有一时一刻。 |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 |
推三阻四 | 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。 |
流离颠沛 |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 |
沤沫槿艳 | 沤:水泡;槿:木槿。晶莹的水泡,艳丽的槿花。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 |
己溺己饥 |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千丝万缕 |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 |
大开方便之门 | 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|
纵横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 |
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 |
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不在话下 |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
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
丰功伟绩 | 丰:多;伟:大;显赫。伟大的功勋和成就。 |
义不容辞 | 义:道义;容:允许。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 |
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举足轻重 | 一挪动脚;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。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会打破均势。比喻地位极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
华不再扬 | 已开过的花,在一年里不会再开。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。 |
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