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唇铁舌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雄辩的口才。
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3回:“不得贤弟自来力救,便有铜唇铁舌,也和他分辩不得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óng chún tiě shé
注音ㄊㄨㄥˊ ㄔㄨㄣˊ ㄊ一ㄝˇ ㄕㄜˊ
繁体銅脣鐵舌
感情铜唇铁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近义词伶牙俐齿
反义词笨嘴拙舌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冰壶秋月(意思解释)
- 分道扬镳(意思解释)
- 一寸丹心(意思解释)
- 逆道乱常(意思解释)
- 章甫荐履(意思解释)
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释)
- 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(意思解释)
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释)
- 空费词说(意思解释)
- 龙腾虎跃(意思解释)
- 悬崖勒马(意思解释)
- 学而不厌(意思解释)
- 百步穿杨(意思解释)
- 吴下阿蒙(意思解释)
- 珍楼宝屋(意思解释)
- 心烦意乱(意思解释)
- 龙驭上宾(意思解释)
- 断织劝学(意思解释)
- 离奇古怪(意思解释)
- 依样画葫芦(意思解释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释)
- 立竿见影(意思解释)
- 身败名裂(意思解释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释)
- 前仆后继(意思解释)
- 离本趣末(意思解释)
- 黄钟毁弃(意思解释)
- 欧风美雨(意思解释)
※ 铜唇铁舌的意思解释、铜唇铁舌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妄自尊大 | 过高地看待自己。形容狂妄自大。妄:过分地;尊:高贵。 |
说东道西 |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。 |
老马识途 | 识:认得;途:路。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。比喻年纪大的人;富有经验。 |
悬而未决 | 一直拖在那里,没有得到解决。 |
匡乱反正 | 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 |
肝胆过人 | 胆量超过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气,有血性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 |
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饱满;容光焕发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焕发的样子。 |
满招损,谦受益 | 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益处。 |
百步穿杨 | 百步:一百步以外;杨:指杨树的叶子。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。形容射箭技巧娴熟。 |
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 | |
珍楼宝屋 | 珍奇的楼阁,华丽的房屋。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。 |
善善恶恶 | 称赞善事,憎恶坏事。形容人区别善恶,爱憎分明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旧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唯利是图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独;图:贪图;追求。 |
耳聪目明 | 聪:听觉灵敏。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。 |
进进出出 | 走进走出,穿进穿出。 |
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
息息相关 | 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关连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末大必折 | 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 |
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 |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 |
广开言路 |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。 |
鲜为人知 | 鲜:很少。很少被人知道。 |
一清二楚 | 十分明白、清楚。 |
皮松肉紧 | 形容漫不经心,宽泛而无关紧要 |
独占鳌头 | 鳌:传说中的大海龟、海鳖。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;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、榜眼等人。状元跪在前面;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。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。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