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遗补阙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。采录遗逸的事迹。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上之不能纳忠效信,有奇策才力之誉,自结明主;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,招贤进能。”
例子清 章学诚《文史通义》:“始得粗就隐话,拾遗补阙,商榷繁简,不无搔首苦心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í yí bǔ quē
注音ㄕˊ 一ˊ ㄅㄨˇ ㄑㄩㄝ
繁体拾遺補闕
感情拾遗补阙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补充别人所遗漏的事物。
近义词补阙拾遗
英语make good omissions and deficiencie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捻神捻鬼(意思解释)
- 经邦论道(意思解释)
- 反哺之私(意思解释)
- 诛求无度(意思解释)
- 当仁不让(意思解释)
- 断断续续(意思解释)
- 喟然长叹(意思解释)
- 饿虎吞羊(意思解释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释)
- 捞一把(意思解释)
- 顾影弄姿(意思解释)
- 缠绵悱恻(意思解释)
- 常年累月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释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释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趣(意思解释)
- 有求必应(意思解释)
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释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释)
- 鸡口牛后(意思解释)
- 满面春风(意思解释)
- 洗耳恭听(意思解释)
- 出师不利(意思解释)
※ 拾遗补阙的意思解释、拾遗补阙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金戈铁马 | 金戈:金属制的戈;铁马:披有铁甲的马。挥动金戈;骑着铁马。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。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。 |
难言之隐 | 言:说;隐:隐衷;隐情;藏在内心深处的事。难以说出口的隐衷。 |
不敢苟同 | 苟:苟且。不敢随便地同事。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。 |
冷若冰霜 | 若:好像。冷得像冰霜一样。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;没有一丝热情。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;使人无法靠近。 |
众喣山动 | 众人吹气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众喣漂山”。 |
防患于未然 | 患:灾祸;未然:没有这样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。 |
乌合之众 | 合:聚合;众;许多人。比喻临时杂凑的、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。 |
将功补过 | 将:拿;补:补偿。用功劳补偿过错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大失所望 |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扬威耀武 | 见“扬威曜武”。 |
语短情长 | 语言简短,情意深长。 |
信以为真 | 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度己失期 |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 |
鬼头鬼脑 | 形容举止诡秘;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拔苗助长 |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急于求成,反而坏事。 |
刻不容缓 | 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 |
饥不择食 |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 |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 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丰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 |
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
老牛舐犊 | 舐:舔;犊:小牛。老牛舔着小牛。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
骂骂咧咧 |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|
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 | 缘:缘分。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,也会相聚在一起。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,也聚不到一块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