赏劳罚罪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赏功罚罪”。
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4回:“吾人奉命讨之,诸君幸皆努力向前。大军到处,不得扰民。赏劳罚罪,并不徇纵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ǎng láo fá zuì
注音ㄕㄤˇ ㄌㄠˊ ㄈㄚˊ ㄗㄨㄟˋ
繁体賞勞罰辠
感情赏劳罚罪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赏高罚下、赏功罚罪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祸绝福连(意思解释)
- 春风化雨(意思解释)
- 自我批评(意思解释)
- 势力之交(意思解释)
- 处之泰然(意思解释)
- 紫陌红尘(意思解释)
- 顾后瞻前(意思解释)
- 来踪去迹(意思解释)
- 流离转徙(意思解释)
- 饿虎吞羊(意思解释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释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释)
- 分路扬镳(意思解释)
- 比众不同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(意思解释)
- 胡支扯叶(意思解释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细水长流(意思解释)
- 今古奇观(意思解释)
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- 似曾相识(意思解释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释)
- 魂飞天外(意思解释)
- 纷红骇绿(意思解释)
- 转弯磨角(意思解释)
- 家常便饭(意思解释)
※ 赏劳罚罪的意思解释、赏劳罚罪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致远恐泥 | 致远:到达远方,比喻委以重任;泥:阻滞拘泥,难行。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。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。 |
空空荡荡 | 形容冷冷清清,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。 |
以小见大 |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;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。 |
论黄数白 |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。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。极言财富之多。 |
暴发户 |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。 |
心灰意冷 |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山雨欲来风满楼 |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。 |
白日见鬼 | 大白天见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闲、冷落。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。 |
言而无信 |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兵荒马乱 | 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 |
学而不厌 |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触目皆是 |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这里指官服。脱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辞官还乡。 |
刀光剑影 | 刀的闪光;剑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;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。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;干坏事。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。 |
一场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比众不同 |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 |
稳如泰山 | 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 |
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欧风美雨 |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。 |
薪尽火灭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 |
望尘靡及 | 见“望尘莫及”。 |
西学东渐 | 渐:流入。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无微不至 | 微:细微;至:到。形容关怀、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。 |
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|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。 |
置之度外 | 放在考虑之外(置:放;度:打算;计较)。形容不放在心上。 |
足履实地 | 履:踩踏。脚踏实地。比喻实事求是,平实而不虚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