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国上下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举:全。全国上上下下的人。
出处梁启超《管子传》第六章第一节:“苟且偷惰,习焉成风,举国上下,颓然以暮气充塞之。”
例子十一届亚运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体育盛会,举国上下,都争为亚运会作贡献。
基础信息
拼音jǔ guó shàng xià
注音ㄐㄨˇ ㄍㄨㄛˊ ㄕㄤˋ ㄒ一ㄚˋ
繁体舉國上下
正音“国”,不能读作“guǒ”。
感情举国上下是中性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。
近义词朝野上下、举国一致
英语the whole nation(everyone in the country)
俄语весь народ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悬而未决(意思解释)
- 无妄之灾(意思解释)
- 故家乔木(意思解释)
- 翩翩起舞(意思解释)
- 举重若轻(意思解释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释)
- 笃近举远(意思解释)
- 源源不断(意思解释)
- 成竹在胸(意思解释)
- 信以为真(意思解释)
- 常年累月(意思解释)
- 国泰民安(意思解释)
- 战天斗地(意思解释)
-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(意思解释)
- 心烦意乱(意思解释)
- 升官发财(意思解释)
- 牛骥同槽(意思解释)
- 妙语连珠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飞蛾扑火(意思解释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释)
- 悲不自胜(意思解释)
- 无计可施(意思解释)
- 无所畏惧(意思解释)
- 张徨失措(意思解释)
- 势在必行(意思解释)
- 惊心悼胆(意思解释)
- 经国之才(意思解释)
※ 举国上下的意思解释、举国上下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含辛茹苦 | 茹:吃;辛:苦。形容备受艰难;忍受痛苦。也作“茹苦含辛”。 |
万众一心 | 千万人一条心。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。 |
上下其手 | 比喻暗中勾结;随意玩弄手法;串通作弊。 |
扫地出门 |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;室内干干净净;不留任何东西。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;连人也被赶出家门。 |
挥霍无度 |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。挥霍;亦作“挥攉”。摇手称挥;反手称攉。引申为任意花钱。度:限度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春风风人 |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。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。 |
苦口之药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 |
空口无凭 | 凭:凭证。只是嘴说;没有凭证。指不足为据。 |
姹紫嫣红 | 姹:美丽;嫣:妖艳;美好。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。也作“嫣红姹紫”。 |
鸿儒硕学 | 鸿儒:大儒;硕学:有很多学问的人。泛指学识渊博、造诣很深的学者。 |
室徒四壁 |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。喻贫穷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纵横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 |
古往今来 | 从古代到现在。泛指很长一段时间。 |
升官发财 |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
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竹篮打水一场空 |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 |
无所用心 | 用心:动脑筋。指不动脑筋;什么事情都不关心。 |
打开天窗说亮话 | 比喻无须规避,公开说明。 |
变态百出 |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。 |
落荒而逃 | 离开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。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。 |
一枕黄粱 | 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;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;落得一场空。 |
貌合神离 | 貌:外表;神:内心。指外表上一致;内心里不一样。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;而实际上各怀心思。 |
独占鳌头 | 鳌:传说中的大海龟、海鳖。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;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、榜眼等人。状元跪在前面;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。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。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