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绝口不道绝口不道的意思
juékǒudào

绝口不道



绝口不道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绝口:始终不开口。闭着嘴不说话。

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丙吉传》:“吉为人深厚,不伐善。自曾孙遭遇,吉绝口不道前恩,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。”

例子无如当放逐之余,绝口不道。(清 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十)


基础信息

拼音jué kǒu bù dào

注音ㄐㄩㄝˊ ㄎㄡˇ ㄅㄨˋ ㄉㄠˋ

繁体絶口不道

正音“不”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感情绝口不道是中性词。
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闭口不说话。

辨形“道”,不能写作“到”。

近义词缄口不言、只字不提

反义词津津乐道、喋喋不休

英语stop talking(keep one's mounth closed)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绝口不道的意思解释、绝口不道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 懂就是懂,不懂就是不懂。
天旋地转 指天地转动。比喻时事变迁。也形容人头晕眼花的感觉。
富贵骄人 富:有钱;贵:指有地位。有财有势,盛气凌人。
临危受命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
连编累牍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
苦口之药 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
一场空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
隳肝沥胆 隳:毁坏;沥:液体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诚无比。
己溺己饥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团团转 回环旋转,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。
光前裕后 光前:光兴前业;裕后:恩泽流传及子孙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绩显著。
户告人晓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
风急浪高 形容风浪很大。
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
经史百子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
香火姻缘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
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
气味相投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
时运亨通 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
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
丰功伟绩 丰:多;伟:大;显赫。伟大的功勋和成就。
北斗之尊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贵。
有志竟成 竟:终于。只要有决心,有毅力,事情终究会成功。
不问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
走过场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
光怪陆离 光怪:奇异的光彩;陆离:色彩繁杂。形容奇形怪状;五颜六色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。
形形色色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;各种各样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这种形体;色色:原指生出这种颜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