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令承教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奉:遵从;承:接受。遵从命令,接受指教。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、意图去办事。
出处战国 乐毅《报燕惠王书》:“臣自以为奉令承教,可以幸无罪矣,故受命而不辞。”
例子至如赵秉钧之妄用佥壬,变生不意,犹不过奉令承教者耳。(章炳麟《致袁世凯电》)
基础信息
拼音fèng lìng chéng jiào
注音ㄈㄥˋ ㄌ一ㄥˋ ㄔㄥˊ ㄐ一ㄠˋ
感情奉令承教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行事。
近义词奉命承教
英语obey commands and observe instruction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圆颅方趾(意思解释)
- 狼号鬼哭(意思解释)
- 音信杳无(意思解释)
- 混世魔王(意思解释)
- 喜笑颜开(意思解释)
- 月明千里(意思解释)
- 新仇旧恨(意思解释)
- 孤身只影(意思解释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释)
- 来踪去迹(意思解释)
- 口快心直(意思解释)
- 直捣黄龙(意思解释)
- 兴高采烈(意思解释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释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释)
- 通今达古(意思解释)
- 目无全牛(意思解释)
- 凤协鸾和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断章截句(意思解释)
- 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释)
- 飞蛾扑火(意思解释)
- 奋起直追(意思解释)
- 圆凿方枘(意思解释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释)
- 东道主(意思解释)
※ 奉令承教的意思解释、奉令承教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魑魅魍魉 | 魑魅:也作“螭魅”;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;魍魉:亦作“罔两”;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。指害人的鬼怪。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。原作“魑魅罔两”。 |
绿林大盗 |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。 |
超俗绝世 | 谓超出世俗,无人可比。 |
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 |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,祸事却会接踵而至。 |
饿虎吞羊 |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 |
遁入空门 | 遁:逃遁;空门:指佛教,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开尘世而入佛门。 |
触目皆是 |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 |
发号施令 | 发、施:发布;下达;号:号令、命令。发布命令;下达指示;进行指挥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难看。 |
黄雀衔环 |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。指报恩。 |
匡谬正俗 | 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歌舞升平 | 边歌边舞;庆祝太平;有粉饰太平的意思。含贬义。升平:太平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动手接触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后比喻医术高明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颠倒。 |
升官发财 |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
败德辱行 | 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
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
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
风风雨雨 | 刮风下雨,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。 |
岁寒三友 | 松、竹经冬不凋,梅花耐寒开放,因此有“岁寒三友”之称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 |
声驰千里 | 驰:传扬。名声远播。形容声望很高。 |
强颜欢笑 | 心里不畅快,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。 |
甘之如饴 |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。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。 |
国士无双 | 国士:国中杰出的人物。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