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俞吁咈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皆为古汉语叹词。吁,不同意;咈,反对;都,赞美;俞,同意。本以表示尧、舜、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,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。
出处《书·尧典》:“帝曰:‘吁!咈哉!’”又《益稷》:“禹曰:‘都,帝,慎乃在位。’帝曰:‘俞!’”
例子君有过举,臣当直言,都俞吁咈,古之所尚。《续资治通鉴·宋理宗景定五年》
基础信息
拼音dū yú xū fú
注音ㄉㄨ ㄩˊ ㄒㄨ ㄈㄨˊ
感情都俞吁咈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轻而易举(意思解释)
- 物阜民安(意思解释)
- 师心自是(意思解释)
- 春风化雨(意思解释)
- 首身分离(意思解释)
- 进本退末(意思解释)
- 天涯海角(意思解释)
- 臭名远扬(意思解释)
- 晓以大义(意思解释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释)
- 谦受益,满招损(意思解释)
- 野没遗贤(意思解释)
- 花拳绣腿(意思解释)
- 刀光剑影(意思解释)
- 色中饿鬼(意思解释)
- 雄心壮志(意思解释)
- 抱恨黄泉(意思解释)
- 饭囊酒瓮(意思解释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释)
- 战天斗地(意思解释)
- 国无宁日(意思解释)
- 比众不同(意思解释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释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释)
- 错落有致(意思解释)
- 遗世绝俗(意思解释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释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释)
※ 都俞吁咈的意思解释、都俞吁咈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默默无闻 | 默默:没有声息;闻:出名。无声无息;不为人知。 |
胡作非为 |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。非为;干坏事。 |
自我批评 |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。 |
富贵骄人 | 富:有钱;贵:指有地位。有财有势,盛气凌人。 |
刑期无刑 |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。 |
将功补过 | 将:拿;补:补偿。用功劳补偿过错。 |
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气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。 |
举贤任能 | 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 |
列风淫雨 | 列:烈;淫:过量。本指狂风暴雨。后比喻错别字连篇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
庖丁解牛 | 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 |
稳操胜券 | 稳:稳当地;操:拿着;掌握。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。比喻有胜利的把握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|
气象万千 | 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
大张旗鼓 |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 |
尘外孤标 | 尘外:世外;孤标:孤立的标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。 |
水中捞月 | 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费力气。 |
钿合金钗 | 钿盒和金钗,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时的壮志。 |
信口开河 | 随口乱说一气。指说话没有根据;不可靠。信口:随口;开河:指说话时嘴唇张合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断章截句 | 不顾上下文义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弯曲原意。断、截:割裂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。形容婚姻美满称心。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。 |
驾轻就熟 | 驾:赶马车;轻:指轻便的车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。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半新不旧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旧。 |
单刀直入 | 单刀:短柄长刀;直:径直;入:刺入。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。原意是认准目标;勇猛向前。后比喻说话、办事直截了当;不绕弯子。 |
饿殍遍野 | 殍:人饿死后的尸体。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。 |
转弯磨角 | 见“转弯抹角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