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鼐调和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,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,遂辅武丁以治国。后因以“鼎鼐调和”比喻处理国政。
出处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,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,遂辅武丁以治国。
例子鼎鼐调和理庶民,安邦定国立功勋。元·郑光祖《老君堂》第二折
基础信息
拼音dǐng nai diào hé
注音ㄉ一ㄥˇ ˙ㄋㄞ ㄉ一ㄠˋ ㄏㄜˊ
繁体鼎鼐調咊
感情鼎鼐调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铁郭金城(意思解释)
- 自怨自艾(意思解释)
- 斗方名士(意思解释)
- 论黄数白(意思解释)
- 逢人只说三分话(意思解释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释)
- 斗唇合舌(意思解释)
- 昂首挺胸(意思解释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释)
- 铺天盖地(意思解释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释)
- 过而能改(意思解释)
- 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祸国误民(意思解释)
- 发号施令(意思解释)
- 绘声绘影(意思解释)
- 生公说法(意思解释)
- 马牛其风(意思解释)
- 一条龙(意思解释)
- 春去冬来(意思解释)
- 有求必应(意思解释)
- 升官发财(意思解释)
- 手不释书(意思解释)
- 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(意思解释)
- 当头棒喝(意思解释)
- 足不出门(意思解释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释)
※ 鼎鼐调和的意思解释、鼎鼐调和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儿女情多 | 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。 |
一无所有 | 什么都没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 |
瓮中之鳖 |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;逃跑不了的东西。瓮:大坛子;鳖:甲鱼。 |
旦夕之间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间,形容在很短时间内。 |
褒善贬恶 |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;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。指分清善恶,提出公正的评价。 |
论黄数白 |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。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。极言财富之多。 |
众喣山动 | 众人吹气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众喣漂山”。 |
存而不议 | 存:保留;议:讨论。指把问题保留下来,暂不讨论。 |
坏法乱纪 | 破坏法制和纪律。 |
龙腾虎跃 | 腾、跃:跳起;跳跃。像龙那样飞腾;像虎那样跳跃。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。也作“龙跳虎跃。” |
不费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,不花一点力气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争端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话就说。 |
大张旗鼓 |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 |
走南闯北 |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 |
断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,混一天算一天,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。 |
意兴索然 | 索然:全无,空尽。兴致全无。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。亦作“兴致索然”。 |
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聪明反被聪明误 |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对;正确;非:不对;错误。好像是对的;实际上不对。指表面上相似;实际上不一样。 |
会少离多 | 相会少,别离多。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过门不入 |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 |
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