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民伐罪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吊:慰问;伐:讨伐。慰问受苦的人民,讨伐有罪的统治者。
出处《宋书 索虏传》:“兴云散雨,慰大旱之思;吊民伐罪,积后己之情。”
例子丞相兴仁义之兵,吊民伐罪,官渡一战,破袁绍百万之众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一回)
基础信息
拼音diào mín fá zuì
注音ㄉ一ㄠˋ ㄇ一ㄣˊ ㄈㄚˊ ㄗㄨㄟˋ
繁体弔民伐辠
感情吊民伐罪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指锄强扶弱。
近义词锄强扶弱
英语punish the tyrant and comfort the people(console the people and punish the wicked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旁若无人(意思解释)
- 箪瓢屡空(意思解释)
- 长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释)
- 七搭八扯(意思解释)
- 丑声远播(意思解释)
- 荒淫无耻(意思解释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释)
- 拂袖而去(意思解释)
- 仁义道德(意思解释)
- 目不转睛(意思解释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释)
- 苦口之药(意思解释)
- 牝鸡司晨(意思解释)
- 促膝谈心(意思解释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小(意思解释)
- 三三两两(意思解释)
- 秽德垢行(意思解释)
- 雷霆万钧(意思解释)
- 龙争虎斗(意思解释)
- 不可磨灭(意思解释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- 离奇古怪(意思解释)
- 勤学苦练(意思解释)
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- 认贼作父(意思解释)
- 呼风唤雨(意思解释)
- 鹬蚌相争(意思解释)
※ 吊民伐罪的意思解释、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从俗就简 | 依照通俗的做法,以求简易。 |
自拔来归 | 拔:摆脱,离开。自觉离开恶劣环境,归向光明。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。 |
人面兽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却像兽类。形容品德极坏。 |
势力之交 | 势:权势;交:交往。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。指趋炎附势的朋友。 |
先声夺人 | 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 |
明知故问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;却还要故意问别人。 |
无时无刻 | 时、刻:时间;时候。没有一时一刻。 |
列风淫雨 | 列:烈;淫:过量。本指狂风暴雨。后比喻错别字连篇。 |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现。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。形容出没无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。 |
十羊九牧 |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 |
节哀顺变 | 抑制哀伤,顺应变故。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。 |
常年累月 | 长年累月,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。 |
钻木取火 |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款学寡闻 |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平地一声雷 |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胡支扯叶 | 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 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
通时合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
草满囹圄 | 监狱里长满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极少。 |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|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 |
转弯磨角 | 见“转弯抹角”。 |
大势所趋 | 大势:总体局势;趋:向、往。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。 |
骂骂咧咧 |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|
首尾两端 | 两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拨;是非:指口舌纷争。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;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