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手稽首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拜手:作揖;稽首:古时的一种跪拜礼,叩头至地,是九拜中最恭敬的。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。
出处《尚书·益稷》:“皋陶拜手稽首。”
例子宋·李清照《上枢密韩肖胄诗》:“公拜手稽首,受命白玉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bài shǒu qǐ shǒu
注音ㄅㄞˋ ㄕㄡˇ ㄑ一ˇ ㄕㄡˇ
感情拜手稽首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古代的礼节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力所能及(意思解释)
- 掉舌鼓唇(意思解释)
- 南辕北辙(意思解释)
- 信及豚鱼(意思解释)
- 匡乱反正(意思解释)
- 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(意思解释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释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释)
- 胆寒发竖(意思解释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立地书橱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随(意思解释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释)
- 鸡口牛后(意思解释)
- 雅俗共赏(意思解释)
- 诸如此类(意思解释)
- 苟合取容(意思解释)
- 逢人说项(意思解释)
- 满天飞(意思解释)
- 对牛弹琴(意思解释)
- 断子绝孙(意思解释)
- 入文出武(意思解释)
- 息迹静处(意思解释)
- 三月不知肉味(意思解释)
※ 拜手稽首的意思解释、拜手稽首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道骨仙风 | 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。 |
经史子集 | 经:经书,儒家经典;史:史书;子: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经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引鬼上门 | 比喻招来坏人。 |
骨肉离散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安安静静 | 指没有声音,没有吵闹和喧哗。 |
百战百胜 | 打一百次仗;胜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战;所向无敌。 |
夫唱妇随 |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苦口之药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 |
雄心壮志 | 伟大的理想;宏伟的志愿。 |
偶一为之 | 偶:偶尔;偶然;为:做;干;之:代词;代某件事。偶尔做一回。 |
赴汤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汤:开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奋不顾身;不避艰险。 |
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异宝奇珍 | 珍异难得的宝物。 |
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
粉墨登场 | 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 |
卑鄙龌龊 | 龌龊:肮脏。品行恶劣下流。 |
清风劲节 | 喻人品纯洁,节操坚贞。 |
众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为大家所敬仰。 |
虑周藻密 | 藻:辞藻,措辞。密:缜密。思路严谨,措词缜密。考虑周到,辞采细密。 |
屦及剑及 | 屦:鞋;及:赶上。形容人奋发兴起,行动果断迅速 |
改恶向善 |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
光怪陆离 | 光怪:奇异的光彩;陆离:色彩繁杂。形容奇形怪状;五颜六色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。 |
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
势在必行 | 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 |
踉踉跄跄 |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。 |
成己成物 | 自身有所成就,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。 |
遥遥无期 | 遥遥:很远。指日期遥远得很。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