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的意思
jiànqǔ,shīzhīqiān

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



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见:遇到,看见;取:取得;失:失去。见到时不拿过来,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。形容不要错失良机。

出处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俊杰知时》:“呀,道兄差矣!岂不闻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,既遇明主,何必远去?”

例子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一回:“正是: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jiàn wù bù qǔ,shī zhī qiān lǐ

注音ㄐ一ㄢˋ ㄨˋ ㄅㄨˋ ㄑㄨˇ,ㄕ ㄓ ㄑ一ㄢ ㄌ一ˇ

繁体見物不取,失之千里

感情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宾语、分句;形容不要错失良机。

近义词见之不取,思之千里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的意思解释、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抽薪止沸 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,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一门心思 一心一意。
开门见山 打开门就看见山。喻指说话作文;一开始就入正题;不绕弯子。
一无所有 什么都没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
水至清则无鱼 水太清,鱼就存不住身,对人要求太苛刻,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。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,就不能团结人。
旁若无人 旁:旁边;若;好像。身边好像没有人。形容自视高大;态度傲慢。也形容态度自然、镇静自如的样子。
鹤立鸡群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。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
明知故问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;却还要故意问别人。
活蹦乱跳 欢蹦乱跳。
蝶粉蜂黄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,妆扮美容。
扬威耀武 见“扬威曜武”。
火烛银花 犹火树银花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
偃旗息鼓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
谠言直声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
酒能乱性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,就会淫乱。
度己失期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
款学寡闻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
峨峨洋洋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
通俗易懂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
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
学而优则仕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
尽诚竭节 诚:忠诚。节:气节,义节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。亦作“尽节竭诚”、“尽心竭诚”、“尽忠竭力”、“尽忠竭诚”、“尽忠竭节”、“竭忠尽节”。
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
不合时宜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
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
不宁唯是 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
唯利是图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独;图:贪图;追求。